• 7.3 对于设计无锁数据结构的指导和建议
    • 7.3.1 指导建议:使用std::memory_order_seq_cst的原型
    • 7.3.2 指导建议:对无锁内存的回收策略
    • 7.3.3 指导建议:小心 ABA问题
    • 7.3.4 指导建议:识别忙等待循环和帮助其他线程

    7.3 对于设计无锁数据结构的指导和建议

    本章中的例子中,有一些复杂的代码可让无锁结构工作正常。如果要设计自己的数据结构,一些指导和建议可以帮助你找到设计重点。第6章中关于并发通用指导建议还适用,不过这里需要更多的建议。我从例子中抽取了几个实用的指导建议,在设计无锁结构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引用。

    7.3.1 指导建议:使用std::memory_order_seq_cst的原型

    std::memory_order_seq_cst比起其他内存序要简单的多,因为所有操作都将其作为总序。本章的所有例子,都是从std::memory_order_seq_cst开始,只有当基本操作正常工作的时候,才放宽内存序的选择。这种情况下,使用其他内存序就是优化(早期可以不用这样做)。通常,当了解整套代码对数据结构的操作后,才能决定是否要放宽内存序的选择。所以,尝试放宽选择,可能会让你轻松一些。测试通过后,工作的代码可能会很复杂(不过,不能完全保证内存序正确)。除非你有一个算法检查器,可以系统的测试,线程能看到的所有可能性组合,这样就能保证指定内存序的正确性(这样的测试的确存在),仅是执行实现代码是远远不够的。

    7.3.2 指导建议:对无锁内存的回收策略

    与无锁代码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存管理。当其他线程对节点进行访问的时候,节点无法被任一线程删除;为避免过多的内存使用,还是希望这个节点能在删除的时候尽快删除。本章中介绍了三种技术来保证内存可以被安全的回收:

    • 等待无线程对数据结构进行访问时,删除所有等待删除的对象。

    • 使用风险指针来标识正在被线程访问的对象。

    • 对对象进行引用计数,当没有线程对对象进行引用时将其删除。

    所有例子的想法都是使用一种方式去跟踪指定对象上的线程访问数量,当没有现成对对象进行引用时将对象删除。当然,无锁数据结构中,还有很多方式可以用来回收内存,例如:理想情况下使用一个垃圾收集器,比起算法来说更容易实现一些。只需要让回收器知道,当节点没被引用的时候回收节点,就可以了。

    其他替代方案就是循环使用节点,只在数据结构被销毁时才将节点完全删除。因为节点能被复用,这样就不会有非法的内存,所以就能避免未定义行为的发生。这种方式的缺点,会产生“ABA问题”。

    7.3.3 指导建议:小心ABA问题

    基于“比较/交换”的算法中要格外小心“ABA问题”。其流程是:

    1. 线程1读取原子变量x,并且发现其值是A。
    2. 线程1对这个值进行一些操作,比如,解引用(当其是一个指针的时候),或做查询,或其他操作。
    3. 操作系统将线程1挂起。
    4. 其他线程对x执行一些操作,并且将其值改为B。
    5. 另一个线程对A相关的数据进行修改(线程1持有),让其不再合法。可能会在释放指针指向的内存时,代码产生剧烈的反应(大问题);或者只是修改了相关值而已(小问题)。
    6. 再来一个线程将x的值改回为A。如果A是一个指针,那么其可能指向一个新的对象,只是与旧对象共享同一个地址而已。
    7. 线程1继续运行,并且对x执行“比较/交换”操作,将A进行对比。这里,“比较/交换”成功(因为其值还是A),不过这是一个错误的A(the wrong A value)。从第2步中读取的数据不再合法,但是线程1无法言明这个问题,并且之后的操作将会损坏数据结构。

    本章提到的算法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过在无锁的算法中,这个问题很常见。解决这个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让变量x中包含一个ABA计数器。“比较/交换”会对加入计数器的x进行操作,每次的值都不一样,计数随之增长。所以,x还是原值的前提下,即使有线程对x进行修改,“比较/交换”还是会失败。

    “ABA问题”在使用释放链表和循环使用节点的算法中很是普遍,而将节点返回给分配器,则不会引起这个问题。

    7.3.4 指导建议:识别忙等待循环和帮助其他线程

    最终队列的例子中,已经见识到线程在执行push操作时,必须等待另一个push操作流程的完成。等待线程就会被孤立,将会陷入到忙等待循环中,当线程尝试失败的时候会继续循环,这会浪费CPU的计算周期。忙等待循环结束时,就像一个阻塞操作解除,和使用互斥锁的行为一样。通过对算法的修改,当之前的线程还没有完成操作前,让等待线程执行未完成的步骤,就能让忙等待的线程不再被阻塞。队列例中需要将一个数据成员转换为一个原子变量,而不是使用非原子变量和使用“比较/交换”操作来做这件事;要是在更加复杂的数据结构中,这将需要更加多的变化来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