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管理

    第三章:管理

    1. 估算时间

    墨菲定律:
    Murphy’s law, 一个经验定律,其一般 表述为“凡事只要可能 出错,就会出错”。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nQBUr。

    侯世达法则: Hofstadter’s Law, 出自侯世达《哥德尔、 艾舍尔、巴赫:集异璧 之大成》,该法则有时 也会表述为“双倍时间 法则”或“三倍时间法 则”。参见维基百科 goo.gl/EBC2g。

    背单词书是非常反人类 的事情,人类大脑本就 不适合大量记忆列表, 尤其是列表中的项目毫 无逻辑联系的时候。 所以,坚持不下去才正 常。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 在时间领域有一个与墨菲定律同源、但貌似悖论的侯世达法 则值得牢记: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
    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 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为什么完成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预期呢?先来
    看看生活中执行任务的真实情况。
    每个学英语的人都遇到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尴 尬—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一开始,学习者往往 以为自己的问题只是词汇量不够,便买来各种词汇 书啃啊啃,可很多人啃着啃着就放弃了……
    而少数坚持下来的人却痛苦地发现,即便每个 单词(好像)都认识,放到一起组成句子之后还是 看不懂。他们这才明白,原来“不学语法也能学好 英语”纯属扯淡,只好买来语法书狂啃,又有很多 人啃着啃着就放弃了……
    少数坚持下来的人再次痛苦地发现,补过词汇, 补过语法,依然看不懂文章。他们深入思考才明白, 原来是因为自己的逻辑训练不足,文字是搞懂了, 可内容却理解反了,只好一边练逻辑一边啃阅读,又

    有很多人啃着啃着就放弃了……
    少数人又坚持下来了。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发 现自己单词没问题、语法没问题、逻辑没问题,可 还是看不懂文章。最终才明白,这是各种知识积累 不够造成的,这些知识包括学科背景、文化背景、 历史背景等。于是,他们又要开始“新的”征程……
    这就是人们做事时的真实境遇: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 接踵而至。原本做的准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经过准 备的就不再是问题”,而真正遇到的问题个个都是之前不曾 想象抑或无法想象的,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新的 问题……因此,所谓“渐入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感受, 大多数人在此之前早已溃败。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呢?因为 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 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呢?
    有些任务是你所熟悉的,即以前曾经做过的。由于已经 做过一次(或多次),所以,你清楚地了解该任务的每一个 环节,知道应该如何拆解任务、应该怎样分配拆解出来的子 任务、每一个子任务有多少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需要耗费多 长时间、哪些步骤需要格外小心……在这种情况下,正确估 算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是很容易的。
    然而,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必 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意外,只 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它们才成为了“意外”。实际 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该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 只有完整地执行一次任务,该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 悉”之后,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对学习来说,任务“陌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学习本 身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常常需要花费比我 们想象中多得多的时间。对工作来说,任务“熟悉”的可能 性更大。因为工作本身是一个应用已知的过程。当然,不同 的工作,情况还是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工作需要更多创新,

    彼得·诺维格: Peter Norvig, 1956 年—,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 参见 norvig.com。
    有些工作可能前所未有……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 完成的任务的真实属性往往是“一部分熟悉,一部分陌生”。 这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前文描述的那个貌似悖论的法则

    1. 总是应验—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

    《十年学会程序设计》: Teach Yourself Programming in Ten Years,2001。
    参见 goo.gl/Z5Nv,
    goo.gl/Sn6U。 这篇文章对我的影响非 常大,可参看我的相关 日志:《两年,终于自 由了……》
    (goo.gl/XFLSi)。

    约翰·海斯: John R. Hayes, 1940 年—,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心 理学系教授。
    参见 goo.gl/EhyNG。

    本杰明·布鲁姆:
    Dr. Benjamin S. Bloom,
    1913 年— 1999 年,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MVuAU。

    海斯的研究:
    The Complete Problem Solver(goo.gl/VoWFa); 布鲁姆的研究:
    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goo.gl/n3g4k)。

    莫扎特:
    德文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 年—1791 年,
    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 音乐作曲家之一。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Ftsql。
    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多年前,我在网上读到彼得·诺维格的一篇文章:《十
    年学会程序设计》。在这篇文章中,诺维格表示,人们购买 那种名字类似“7 天自学 Java 语言”的书是无知的表现,他认为, 用 10 年时间学习程序设计才真正现实,也非常值当。
    约翰·海斯和本杰明·布鲁姆的研究表明,几

    乎在所有领域,培养专业技能大约需要 10 年。他们 研究的领域包括国际象棋、作曲、绘画、钢琴、游泳、 网球以及神经心理学、数学拓扑学。似乎没有真正 的捷径—即使是在 4 岁时就展露音乐天赋的莫扎特,
    也仍然用了超过 13 年的时间才谱写出世界级的乐曲。

    再看看另一个领域的例子。披头士乐队似乎是 于 1964 年在爱德·沙利文秀登台后突然火爆起来并
    成为第一乐队的,但他们其实从 1957 年就开始在利 物浦、汉堡等地的小型俱乐部表演了。虽然他们很 早就显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但对他们的成功具有 决定意义的作品《佩珀中士》也是 1967 年才发行的。
    塞缪尔·约翰逊甚至认为 10 年还不够,他说: “任何领域的卓越成就都必须用一生的努力才能取得; 稍微低一点代价都无法换来。”杰弗里·乔叟则感叹:
    披头士乐队:
    The Beatles,
    20 世纪最知名的英国流 行乐队。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cQQTF。

    爱德·沙利文秀:
    The Ed Sullivan Show, 美国著名电视综艺节目, 由爱德华·文森特·“爱 德”·沙利文主持。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Jfd9a。

    “生命如此短暂,学习技艺需要的时间却如此绵长。”

    在彼得·诺维格发表这篇文章的数年后,2008 年 11 月, 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出版了《异类》一书。在这本书中, 格莱德威尔把“10 年”换算成了更为精确的“10000 小时”— 想要出类拔萃,就要努力至少 10000 小时。
    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
    《佩珀中士》:Sgt. Peppers。

    塞缪尔·约翰逊: Samuel Johnson, 1709 年—1784 年,
    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文 人之一。参见维基百科 goo.gl/yQj9l。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

    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 般人想得长多了”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杰弗里· 乔叟: Geoffery Chaucer, 1340 年—1400 年,
    英国中世纪著名作家、 诗人。参见维基百科 goo.gl/X9oFM。

    马尔科姆· 格莱德威尔:
    Malcolm Gladwell, 1963 年 9 月 3 日—, 美国著名作家。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JRH2y。

    《异类》: Outliers,2008。 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 著。
    参见 goo.gl/YndkQ。

    1. 及时行动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 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 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知自己拖延的 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不知道为什 么“无法进入状态”—这是他们能够想出来的对自己的行 为最拿得出手的描述。
    明明已经焦虑到不行,拖延的人为什么迟迟不开始行 动?一个常见的原因是前文所述的“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 总以为可以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心里想着“时间还多的是 嘛!”可这并不是本质原因。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 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
    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 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 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 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从表面 上看也好像确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总是显得 从容不迫、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 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不怀疑自己……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的原因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 无过”的想法。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 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 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 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 地去做事。说一个人不怕困难,那是假话。谁不想一帆风顺、 马到成功?可现实就是如此。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 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 和地面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生活常态。有时我们花费了 很多时间和精力依然没能解决问题,却眼见别人轻松过关, 这确实令人气馁。不过,这也是生活常态—在任何一个特 定领域,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表现更好、费力更少。然而, 在大多数情况下,有 4 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
    补拙。不过,真正相信这 4 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
    这 4 个字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人是一种很
    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常已经了解做对、 做好是什么样子。于是,无论能否做对、做好,人都觉得自 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好。所以,尽管自己不怎么 样,却可以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评价别人做得对不对、好 不好。所以,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 几率将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很多人怀有前文提到的“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微妙心态。
    事实上,那些真正能够做对、做好的人,绝不会随意嘲 弄、打击别人,因为他们是做对过、做好过的人,他们一路 走过来,心里非常清楚做对、做好有多么不易,所以,他们 会不吝一切机会去鼓励那些尝试做事情的人。这甚至可以当 作一种测试方法:如果一个人经常嘲弄他人,那只能说明他 自己不怎么样;否则,他会像那些极少数已经做对、做好的 人一样,给予别人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尽管那些能真正做对、 做好的人有时也会给出负面评价,但这些评价通常是“建设 性的负面评价”,并不是为了获得优越感而发出的嘲弄。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 评价。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 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而动辄给 出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往往不是正经做事的人,他们和 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还有一个微妙的现象需要注意。尽管在一般的环境中, 时间的运动是匀速的,但实际上,就人的主观感受来说,时 间的运动肯定是加速前进的。对“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 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有一 个简单明了的解释:
    对一个 5 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 1 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 的人生的¹⁄₅,即 20%;而对一个 50 岁的成年人来讲,未来的 1 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¹⁄₅₀,即 2%。所以,随着年 龄的增加,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
    更重要的是,人在小时候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愈发感觉 时间过得慢;随着年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当然就 愈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稍纵即逝。由此看来,小孩子的感 觉自然是“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而“人 生犹如白驹过隙,瞬间而已”大都是老年人的慨叹,也是他 们的切身感受。
    如果能将这种认识纳入自己的心智,你就不会再对“最 后期限”有那么荒谬的幻觉了。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务, 你就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时间必然越走越快。 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 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有的时候,也许还没开始就 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 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 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 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不管遇到什么任务, 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 在”!

    1. 直面困难

    就算没有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算已经按时开 始执行任务,很多人还是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为什么有的 人好像一直在忙,却总是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其实,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读书的时候也不例外—上学 时总有一些天天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屁股不离板凳,成绩
    却很差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使人们不禁怀疑“努力” 的可靠性。还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 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
    无疑,他们的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回避困难。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 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如果世界上的任务都是由简单的部分 构成,全无困难之处,那就没有人会遇到挫折或者遭受失败了。 可现实明显并非如此。
    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 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 理上。然而,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 时间安排是这样的:用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 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 难自动消失……
    这样的行为与做事的动机有关。人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

    庞兹骗局:
    Ponzi Scheme, 指用后来的“投资者” 的钱回缴给前面的“投 资者”当作回报的一种 投资骗局。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rc8SQ。
    两个截然相反的原因:奖励与惩罚。人都喜欢被奖励,讨厌 被惩罚。从最浅的层面上看,尽力做能够获得奖励的事情显 然是划算的,回避做可能招致惩罚的事情显然是合理的。
    然而,从另一个层面上看,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 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吃一堑,长 一智”。很多时候,为了能够“长一智”,必须先“吃一堑”, 西方称之为“挫折教育”。
    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过性的,总会阶段性地有奖有罚。受 到奖励之后,原本有两个选项:“再次来过”和“见好就收”。 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这也是“庞 兹骗局”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受到惩罚之后,同样有两 个选项:“从此碰都不碰那件事情”和“挣扎着找一个出路”。 同样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
    所以,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

    1. 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

    而已。拖延的人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拖 延的人也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做事,但做的只 是很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 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这借口太强大、太有力, 以至他们真诚地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而现在手上 的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 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 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 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够衡量的。这样看来,对逃避困难的 人来讲,因为没有完整地完成任务,所以无论他们花了多长 时间,也都没有效率(相当于分子为零)。
    现实中,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比如学习上,准备托福考 试时只做阅读和听力但不练习口语和写作;比如工作上,做 项目计划时只讨论做什么却从不提及怎么做;比如生活上, 总是把“我爱你”挂在嘴边却从来不花时间想想恋人真正需 要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源自同一个习惯:专做简单的,

    回避困难的。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 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 1% 都不到。 对此,我有切身体会。
    我的词汇书《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这些年一直 卖得很好。最初我花了多长时间写这本书呢? 9 个月。这 本书最重要、最核心、最有创意的部分是什么呢?是通过语 料库分析统计词频后再反复筛选出来的托福考试中出现 2 次 以上 17 次以下的核心词汇。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多长时间呢? 收集和处理语料库文本大约花费 1 个月,词频统计工作由 WordSmith 软件完成—只用了几十秒。那么,剩下的 8 个

    出现次数非常多的单词 属于大部分人已经掌握 的常见单词,例如 sea、 stone、sky 等,基本都 不用特意去背;而出现 次数很少的单词,例如

    月我在做什么?在做最没有技术含量、最枯燥、最无聊的复制、 那些在 20 多年的考试
    当中只出现过一次的,

    粘贴、编辑、整理、审阅、修改、回顾……
    根据概率理论,它们在
     下一次考试中出现的可 能性极低,所以也不用 专门投入时间去记忆。

    1. 关注步骤

    所谓“三思而行”在我看来就是指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 考虑相关的 3 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 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 3 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 何法(How)。清楚了解一个任务的这些属性,对最终能否 完成该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三 思”。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 3 个方面中最为关键的实际上不是 内容,也不是原因,而是方法。因为任务的内容与原因常常 不言自明,而方法却并非唾手可得。例如,每个年轻人都可 能有发财梦,为什么几十年后做过梦的大多数人依然不富裕? 比较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得到 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要得到,却始终没弄明白怎样做才能得到。
    所以,当我们面对某项任务的时候,内容与原因都已经 基本确定了(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需要思考的就剩下方 法了。当然,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 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 人独立完成。
    背英语单词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如果某位学生正在准备托福考试,而且已经意识到他的
    任务是扩充词汇量,那么他该去背哪些单词?书店里有很多 词汇书,他应该选择哪一本?正确答案是:视情况而定。哪

    怕先假定市面上的托福词汇书都是以合理的方式收录词汇, 并且确实科学、准确地涵盖了应对托福考试的必要词汇,这 些书也不一定是该考生的选择。如果目前他的基础词汇量很 可能相对不完整,那么他应该先想办法搞定基础词汇,再去 买托福词汇书中的某一本。
    这就是在回答“何事”的问题。这个问题往往不像看上 去那么简单。
    现在假设这位考生已经搞定了基础词汇,又选择了我写 的那本《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那么他所面对的任 务的“内容”就比较具体了。但是,还可以再具体一点:
    扩充词汇量→托福词汇→托福核心词汇→ 21 个单元→
    每个单元大约 100 个单词→一个单元分 2 次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对任务的每一次“具体化”与“细分拆解” 都要反复询问“原因”。但这还不是很难。
    有了这样的结果,就可以开始思考“方法”了。很多人 在这个时候会觉得已经没什么可想的了,直接去做就是了, 很可能正因如此,他们在其后的实际操作中才会显得那么脆 弱、承受力那么差,以至那么容易放弃。
    继续讨论上文的例子。假设这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 已经决定将“一个单元分两次完成”,也就是说,21 乘以 2, 总计 42 个阶段。那么,在这 42 个阶段里他应该具体如何操 作呢?
    ▷ 先尝试做一两个阶段,测量一下完成一个阶段需要多长
    时间。
    ▷ 按照测量的结果制作一个时间表,把其余若干个阶段所 需要的时间填写完整(最终总是需要做一些调整的)。
    ▷ 背单词需要重复,所以,每 3 个阶段过后要留出与完成 1 个阶段相等的时间去复习。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 完成 56(42+14)个阶段的时间。
    ▷ 每完成总任务的 1/3,就增加与完成 1 个阶段相等的再 复习时间。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 59(56+3)个 阶段的时间。

    2007 年我开始着手写 另外一本词汇书:
    《新 TOEFL iBT 词汇分 类突破》。 先是在网上公开
    (goo.gl/WbXBp), 历经三年修订,无数学 生试用之后,正式出版。 参见豆瓣: goo.gl/9r1Oc。

    ▷ 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快速重复记忆,每次可能相当 于完成 3 ~ 5 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由于熟悉程度的不 断增加,每次重复记忆所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所以, 预计进行 3 次重复记忆需要相当于 10 个阶段的时间。这 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 69(59+10)个阶段的时间。
    做出以上规划后,还要认真思考完成每个阶段的具体步 骤。当然,越具体越好。
    ▷ 每天早晨腾出一点时间。
    ▷ 把前一天背过的单词朗读至少 2 遍。
    ▷ 听录音,跟读当天要背的单词 3 ~ 5 遍,主要关注发音、 拼写,顺带看看词义,能记多少就记多少,不求速成。
    ▷ 上午利用闲暇时间通读词汇列表,并反复阅读例句。
    ▷ 下午用专门的时间把当天要背的单词集中背 2 ~ 3 遍。 可以一边读,一边抄,一边背,不要只是坐在那里呆呆 地盯着词汇看。
    ▷ 空闲的时候反复听当天要背的单词,重复次数越多越好。
    ▷ 晚上睡觉前复习当天背的单词。
    有了这种思考,随后的一切行动会因此变得相当容易。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要学着像一个 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他们更多地关注“方法”,他们会 花费比别人更多(多出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 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地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 实可靠地完成任务。一个学生在背单词的时候,他就是自己 的项目主管,只有学会像项目管理者一样思考,他才能给自 己分配具体的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最终高效地完成 任务。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 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 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是一种习惯, 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 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地应用它,而忽视这种技能 的人从未看到过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巨大好处。

    每个人都有必要阅读项 目管理方面的经典书 籍。也许你并没有“项 目经理”之类的头衔,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 应该是自己的项目经 理—自主、独立,是 心智成熟的人必有的素 质。

    1. 并行串行

    无论学到了什么东西, 都可以接着问自己: 
    “那……这个道理还可以 运用在什么地方?”反 复问自己这种简单问题, 能够锻炼自己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的能力。尽管 总是有人劝诫“速成没 戏”,但还是有人宣扬各 种速成的方法,并且信 者大有人在,宛若“野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什么呢?上过中学的 人都应该明白“省功不 省力、省力不省功”的 物理原理啊!其实,这 些人缺乏的就是这种思 考能力或者说思考习惯。
    读中学的时候,我们就在物理课上得知电路有两种基本 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此外,我们还背过一些相关的规律, 如“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在任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运 用类似的方式去思考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任务之 间究竟应该是串行关系,还是并行关系?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提高效率”指 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 有些任务只能串行,例如要先洗手再吃饭。“洗手”和“吃 饭”,不仅是串行关系的任务,还是顺序确定的任务。尽管 确实有人真的“不洗手先吃饭而后再洗手”,但是大多数人 还是能够看到这么做事的明显荒谬之处,而且,我们没办法
    也没必要“边洗手边吃饭”。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某种意义上理解,这句话
    是正确的。不过我们也确实很难做到一心一意地长期只做一 件事,事实上,我们要做的事情随时随刻都可能不少于两件。 一些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如微软的 DOS,是单任务操作 系统;为了提高效率,程序员们又开发出了多任务操作系统, 如现在的 Windows。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了提高效率,我们 也有必要为自己的大脑打造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
    最直接的办法是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比如,在跑步的 时候听英语,在写文章的时候听音乐,在等班车的时候看书等。

    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笔写出来,把任务落到 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 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对我个人来讲,需要 思考的就是“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 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举两个我自己的例子。 跑步是机械的,听有声读物是非机械的(相对需要集中
    更多注意力),这两件事情就可以一起做。另一个例子是在 我写文章的时候往往同时听着音乐,甚至在另外一块屏幕上 放着电影。我可以这么做是有前提的:我的电脑接了两台显 示器,并且都是 25 英寸宽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同时播放 两部电影,我的屏幕上还是有足够的空间。另一个我可以这 么做的原因是我看过的电影太多(这两年是每天至少一部), 以至于我对电影的理解能力非常强(就好像文章读多了阅读 理解能力就会很强一样),大多数电影我只需要间或扫一下

    有声读物:Audiobook。

    现在,几乎所有的健身 房都在跑步机前摆放了 一台电视,只不过电视 节目很无聊而已。

    《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Frost/Nixon,2008。 根据 1977 年大卫·福斯 特对理查德·尼克松的 电视采访改编的美国 / 英 国 / 法国历史剧情电影。 参见 goo.gl/Yte6Y, goo.gl/7avpp。

    就可以,而且不会错过重要的细节。但是,对一些比较特别

    的电影,如《福斯特对话尼克松》、《朗读者》、《革命之路》, 还有一位读者推荐给我的《是,大臣》等,我就做不到边写文 章边看,而是需要停下手中的事情专心地看。
    《朗读者》:
    The Reader,2008。 美国 / 德国剧情电影。 参见 goo.gl/Tyjj0, goo.gl/dGfl6。

    并行两个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执行者足够了解这两个

    任务,且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 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被动发生的并行任务往往只能 使效率变得更为低下。我在生活中生生剔除的一个被动并行
    《革命之路》: Revolutionary Road,2008。 美国 / 英国爱情电影。 参见 goo.gl/i6KIH, goo.gl/GwHCL。

    任务就是“接电话”。从好多年前开始,我就把自己的手机

    设定为“静音”状态,从不主动接电话—而是每隔一两个 小时查看一下电话,有必要的就打回去。当我有条件给自己 安排一间不受人打搅的“工作室”后,终于再一次大幅消减 了“被动并行”造成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当一个任务比较庞大,需要划分为多个步骤或者多个子 任务的时候,对这些子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仔细甄别。甄别后, 可能会因此产生若干个行动方案,而针对这些方案可能还需 要反复衡量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是,大臣》:
    Yes Minister,1980—1984。 英国电视情景喜剧。 参见 goo.gl/lSVlZ, goo.gl/LYy2s。

    烧水泡茶:      参见《统筹方法平话及 补充》,华罗庚著,中 国工业出版社,1966。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简称为 CPU。
    华罗庚先生曾经用烧水泡茶为例说明过这个问题。

    ▷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 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到水开,泡茶喝。
    ▷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洗水壶、洗壶杯、 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 办法丙:洗净开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 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更省时间呢? 谁都能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原因很简单:有些任务被并
    行处理了。可以如此优化的前提是“大任务被划分成足够多 又不太多的小任务”。有了这样的前提,你才有能力分辨哪 些任务可以并行—所谓的“优化”,其实是很简单的。
    如果不做划分—事实上大多数人真的如此—那么就 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喝茶”。然而,如果能粗略划分一 下的话,就知道起码可以划分为两个子任务,也就是“烧水” 和“泡茶”。但这样还不够,因为划分之后的两个子任务是 串行关系,先后顺序明了,没有可以优化的余地。如果再继 续划分子任务的话,就得找出有“并行”关系的任务,进而 提高效率。
    在麦当劳之类的快餐店中排队也会涉及串并行问题。 有很多人是轮到自己的时候才抬头看柜台上面的菜单,再 花很长时间做出选择,而实际上,完全可以把“排队”和“选 菜”并行,这样的话,轮到自己的时候只需几句话就可以端 着菜去吃了。有一次我为了观察特意排了个 10 人长队,结果 没有一个人不是在轮到自己的时候才开始选菜。有过这样的 经历,我就决定以后除非无须排队或者排队的人很少,否则 我绝不在类似的餐馆吃饭,不然会被迫浪费时间。
    让自己拥有“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切分 自己的时间。从本质上说,我们的大脑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 器(下文简称为“处理器”)一样,是个一次只能处理一项 任务的系统。那么,计算机究竟是如何做到同一时间处理多 项任务的呢?(没有多任务处理机制,就无法实现如今人人

    都习以为常的多视窗操作系统。) 一个处理器在一个时间段内其实只能做一件事,因为它
    只有一个个体、一个时空。而多任务操作系统把一个长时间 段划分成很多短小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只让处理器执行一 个进程—尽管同时可能有多个进程需要处理。在第一个时 间片里,操作系统让处理器处理 A 进程;时间片的时间用完 之后,无论 A 进程处理到什么程度,都要被“挂起”(即, A 进程这时不能再占用处理器资源—尽管它还是被允许使 用计算机的其他资源,如内存、磁盘、屏幕输出等);在第 二个时间片里,处理器处理的是 B 进程,时间用完之后,B 进程将与 A 进程一样被中途“挂起”;而后,处理器开始处 理下一个进程,比如 C 进程。把所有任务的一部分依次完成 之后,处理器重新循环,从 A 进程开始顺次处理,直到最后 一个进程。循环反复的过程中,有些任务完成了,另一些任 务处于尚未完成的状态,如果有新的任务进来,只需要加入 循环队列即可。看上去好像是操作系统同时运行着很多进程, 而实际上,它靠的是类似视觉暂留现象的机制。
    在这个机制里,进程不是按照其本质属性被划分为子进 程,而是被处理器的时间片硬性划分为进程片。这是关键。
    我的健身教练就是一个例子。他非常酷,收取的课时费 也很高—因为他就是比其他教练教得好。他的工作方式可 以很好地说明上述“关键”。例如,我约他下午三点至四点 半之间锻炼,结果有一天我迟到了(四点才到),那么他会 一言不发地马上开始上课,四点半(我刚刚上了半小时课) 的时候,他会说:“到时间了,下课。”可收取的费用还是 一个半小时的费用。这位健身教练是有效率的。因为他的能 力强,所以课排得满,所以他必须准时下课才能不耽误下一 位客户的时间。之所以说他酷,是因为即便接下来的时间里 他没有课,他也不会延长那一个小时。事实上,尽管会有一 些人觉得他“不通情理”,但这确实是无可挑剔的做法。这 样的做法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一种令人恼火的情况—因其 他人的错误而耽误自己的时间。

    现在已有多核的CPU, 一个多核的 CPU 可以 看作由多个 CPU 构成 的“CPU 组”。

    进程:process。

    把自己的时间切分成“时间片”是一种很难习得的能力, 我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开始感觉自己可以相对自如地运用这种 能力。不过这种能力在大多数时候用不上,只有在任务太多、 时间太紧的情况下,我才使用这种能力。应用这种能力时, 要先坐下来制定一个工作列表,把任务罗列出来,然后把自 己的时间“切片”。我通常把“20 分钟工作 + 5 分钟休息” 作为一个时间片,然后就开始像处理器一样处理任务。这样 做可以保持相对长时间的高效率工作。
    尽管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需要反复应用才能把这种简 单的思考模式变成习惯。一旦养成精细拆分任务的习惯,效 率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

    1. 感知时间

    只有与时间成为朋友,才能真正知道她的宝贵、懂得她 的神奇。在这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早已把她变成了敌人。 挣扎了许多年,还以为自己在与这个世界争斗。突然有一天, 我发现自己就像塞万提斯笔下的那个骑士堂吉诃德。堂吉诃 德有自己的身份标签—“骑士”,于是他有并坚守着符合 他那个身份的“骑士精神”。在一次历险中,他把风车当作 抗争对象,却无论如何都不明白他的敌人实际上是那看不见 的“风”,还有那原本应该隶属于他自己的、却竟然完全不 受他控制、反倒成了他的主人的“他的大脑”。
    与所有人一样,从小自命不凡的我当然也给自己贴过各 种各样的标签。我崇尚公正,向往自由,渴望平等,憧憬希望。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观察到的是偏倚, 感受到的是枷锁,体会到的是差距,意识到的是失望。我现
    塞万提斯:
    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1547 年—1616 年,
    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 诗人。被誉为西班牙文 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FYMhi。

    堂吉诃德:
    Don Quijote, 塞万提斯小说《堂吉诃 德》的主人公。在书中, 堂吉诃德幻想自己是个 骑士,并因此作出种种 匪夷所思的行径,最终 从梦幻中苏醒过来。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gV5RD。

    在猜想,或许所有人都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不过只有
    少数人能够度过这一阶段。有一次,我在几百人的课堂上说: “很多人都曾不由自主地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曾有过(哪怕瞬
    间而已)自杀念头的同学,麻烦你们诚实地举手。”当时几 乎没有人不举手。然后,我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在发现自己竟然只不过是另一个堂吉诃德的那一瞬间, 感觉真的是特别诡异:万念俱灰的同时却体会到浴火重生。 直接来自感官的认识很容易与他人分享,然而思想上的体验

    米兰·昆德拉: Milan Kundera, 1929 年—,
    捷克裔法国作家。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dsWH8。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捷克语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法语 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 de l’être,1984。 米兰·昆德拉著。其内 容涉及相当多的哲学观 念。《纽约时报》称“米 兰·昆德拉借此奠定了 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 在世作家的地位。”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Ua6AN。
    却往往难以用语言表达。但,我想很多人都应该有过与我相 同的体验。
    重生并不意味着当即脱胎换骨。有着成年人意识的“婴 儿”如果能感受更多的欢乐,自然也有相对更大、更多的痛苦。 那时我还不知道自己竟然有机会与时间做朋友,只是隐约明 白不能再浪费时间而已。当然,现在我不再认为我有能力浪 费时间,正如我作为一个人没有什么能力管理时间一样。顶多, 我可以因为逃避一些责任而背叛时间—可那又是多么让人 有罪恶感的事情?一位朋友读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 中不能承受之轻》之后概括:逃避责任就会带来轻松,可那 恰恰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没有人会不了解自己的朋友。所谓真正的朋友,必然是 也只能是那些最终被证明真正为我们所了解的少数人。同样 的道理,如果竟然有机会与时间做朋友,也确实有与时间做 朋友的愿望,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耐心地了解关于时间的方方

    1. 面面?

    《奇特的一生》:
    «Эта странная жизнь», 1975,格拉宁著。 参见豆瓣介绍页面 goo.gl/71yMb。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气。我也一样。我的好运之一是竟 然在 2005 年的某一天在网上闲逛时看到了一本书—《奇特 的一生》(作者格拉宁,1974 年第一次发表)。这部被定义

    1. 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文献性小说”讲述的是:一位苏

    达尼伊尔·阿列克桑德 罗维奇·格拉宁:
    Дани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ра́нин,原名 Ге́рман, 1919 年 1 月 1 日—, 俄罗斯作家。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FfPzs。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 维奇·柳比歇夫:
    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Любищев, 1890 年- 1972 年, 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 数学家。
    参见 goo.gl/Tj4ti。
    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 • 亚历山德罗维奇 • 柳比歇夫是如何通过 他所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惊人成就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写道:
    所有的人,连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 比歇夫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 有多大。
    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 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 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 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 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科学史上,艾勒、高斯、赫姆戈尔茨、门捷列 耶夫都曾留下巨大的遗产。对于这种多产,我老是 迷惑不解。这一点很难解释,但也挺自然—古时候, 人们写得比较多。至于今日的学者,多卷本的全集 是一种罕见的甚至是奇怪的现象。连作家似乎也写 得比过去少了。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 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 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 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 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 负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二十世纪)三十年 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 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在所谓的 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 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到一九五五年,柳 比歇夫已搜集了三十五箱地蚤标本。共一万三千只。 其中五千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三百种。这 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 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五倍。他对跳甲属的分类, 研究了一生。这需要特殊的深入钻研的才能,需要 对这种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价值及其说不尽 的新颖之处。有人问到著名的组织学家聂佛梅瓦基, 他怎么能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很惊奇:
    “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这是一本很薄的册子,所以我用了不到 1 小时就读完了。 掩卷之后,喟然长叹。于我这种普通人来讲,这种大师的境界, 正可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知易行难啊。
    很多年前,在我大约 20 岁的时候,因为读过李敖的一本书, 觉得他那种写日记的方法颇有些道理,于是开始学着做每天 的“事件日志”(Event Log)。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

    概不记,而且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例如:
    1995 年 12 月 20 日,延吉市

    1. 主持经销商大会。
    2. 拿到上个月奖金共 ××××× 元。
    3. 李堃请我吃饭,算算有 4 个月没见了。
      …………
      1996 年 5 月 10 日,吉林市
    4. 连续一周,什么正事都没做,只是看了若干 本无聊的小说。
      …………
      至今,我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并因此受益无穷。做这 件事其实每天只需要花 10 分钟左右。后来为了进一步节省时 间,我干脆在这个本子上穿了根绳,挂在家里洗手间马桶面 对的那面墙上,每天晚上睡觉前坐在马桶上,顺手就写完了。 这样简单的日志是有巨大好处的—每年下来,我都知道自 己去年都做了些什么,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宝贵了。到了 30 岁之后,我才觉得自己做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慢慢多了起来。 下面这些是整理到一起的、关于我出版的第二本书的一些事 件记录。
      2004 年 9 月 12 日,北京市
    5. 《TOEFL 6 分作文》终稿交给责编窦中川。
      …………
      2005 年 11 月 9 日,成都市
    6. 收到窦中川快递,协助修订《TOEFL 6 分作文》 三审意见。
      …………
      2006 年 1 月 27 日,北京市
    7. 收到徐燕青快递,《TOEFL 6 分作文》,20 本。
      …………
      2006 年 5 月 29 日,北京市
    8. 提交托福作文书第二版的修订稿,更名为
      《TOEFL iBT 高分作文》。

    …………
    2006 年 8 月 3 日,北京市

    1. 收到徐燕青快递,《TOEFL iBT 高分作文》 第二版,10 本。
      …………
      2007 年 10 月 16 日,北京市
    2. 收到马宁快递,《TOEFL iBT 高分作文》第 3 版, 第 7 次印刷,10 本。
      …………
      可是,有着这种习惯的我,在读过《奇特的一生》之后, 却被柳比歇夫的大师境界吓了一跳。过了差不多两年,重新 读它的时候,我惊讶地感叹:“啊?我太笨了!这些我早应 该明白的啊!”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Event-time Log)。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高级。李敖的事件日志, 往往只能记录事件的名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而柳比 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它们的 细微差别在于,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
      权摘抄《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日志为例。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分类 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 鉴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
      (0.5)。
      社会工 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 — 二小时 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 斯克真理报》—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 斯托波尔纪事》—一小时二十五分。
      ——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分类 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二小时二十分。开始 写关于袋蛾的报告—一小时五分(1.0)。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 页—三小时二十分(0.5)。
    路途往返—(0.5)。 休息—剃胡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
    十五分,《消息报》—十分,《文学报》—二十分; 阿 • 托尔斯泰的《吸血鬼》,六十六页—一小时 三十分。听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
    ——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四十五分。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 处—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想明白“基于过程的” 与“基于结果的”两种记录之间的区别之后,我开始尝试着 在自己记录的每个事件后面加上时间。

    实践了不到两个星期,我就体会到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 另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前文 讲过,每个人都会感觉“时间越来越快”,以及为什么每个 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会使我们产生很多不必 要的焦虑。焦虑本身没有任何好处,只能带来负面影响。通 过实践,我发觉这种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

    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任务的工作量的时候, 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此外,相对准确的 估算又使得目标基本上都可以达成,由此可以算是“战胜了 焦虑”。
    详细的记录令我获益匪浅,事实上,每个人都多少明白 记录的重要性,可做记录的人并不多。举例来说,大部分人 听说过“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可是意识到应该记录账目、 管理金钱开销后,仍然只有少数人记账。这是为什么呢?发 生这种现象最明显的原因是,记账并不轻松—不仅要在花 销的当时记录下来,还要时常整理、分析,这使得许多人觉 得记账麻烦,继而放弃。面对实实在在的钱款尚且如此,面 对难以触碰的时间就更是随意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是寻找趁手的工具。
    2012 年的秋天,我遇到了网易的有道产品经理兰天,碰 过几次面之后,他利用网易内部的“20%”计划,组织张志 彬和王海波成立了一个小团队,着手设计“Mr. Time”—一 个用来记录时间开销的应用。Mr. Time 用起来很简单:做任 何事情之前,拿出手机,打开应用,摇一下,事情做完之后, 再摇一下。如此这般确定了时间起点和终点之后,再抽空将 具体事务分类、编辑、细化。Mr. Time 解决了两个问题:一 方面简化记录时间开销的过程,另一方面自动完成记录后的 整理、分析、统计工作。有了这个应用,记录时间开销应该 不算麻烦了。

    “20%”计划: 指网易员工可以用 20% 的工作时间做自由项目。

    张志彬负责 UI 设计、 iOS 开发;王海波负责 Android 开发。

    在第三遍读《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真正注 意到这段话。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
    们机体深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 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作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 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 得十分准确—“一小时三十五分”、“一小时五十分”; 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 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 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 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 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的朋友。他们了解时间,通 过长时间刻意的训练,甚至不需要表就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 行动—当然,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那就是自顾自地流逝。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思考,我终于可以这样说— 我有个朋友叫做时间。她跟我真可算作两小无猜,可她
    默默陪了我许多年之后,我才开始真正认识她。她原本没有 面孔,却由于我总是用文字为她拍照,因此可以时常伴我左 右。她原本无情,我却可以把她当作朋友,因为她曾经让我 明白,后来也总是经常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 耐心,她就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能将结果如实 交付与我,从未令我失望。正是因为有了时间作为朋友,我才 可能仅仅运用心智就有机会获得解放。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 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 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 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1. 记录开销

    请准备一个本子和一支笔,随身携带。贵贱无谓,能用 就行。
    正如理财的时候第一步是弄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什么地 方一样,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 做了些什么。以下这几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

    第一组练习

    做这组练习只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够了。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昨天做的事情。逐条记录 下来,每条前面写上标号,后面标注出花费的时间。 比如:

    1. 上午去健身房。08:30 从家出发,10:15 离开。 花费 105 分钟。
    2. 回家休息,打几个电话,接几个电话,想收 拾一下房间,但是决定下午再说,等于什么都没做。 3. 中午与朋友吃饭。12:00 到餐馆,13:45 离开。
      花费 105 分钟。
    3. 下午写了一篇文章。15:00 左右开始写,到
      18:00 左右写完。差不多花费 180 分钟。
    4. ……

    (哈,我在写上面几行文字的时候,就发现自己 期间还做了很多没办法或者不好意思写给别人看但 确实没用的事……不过,你反正是写给自己的,不 会让别人看到,所以,一定要如实记录。)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前天做的事情。同样逐条 记录下来。
    三、认真回忆并记录大前天做的事情。同样逐 条记录下来。

    第二组练习

    做这组练习也只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够了。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上周做的事情。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月做的事情。
    三、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季度做的事情。
    四、认真回忆并记录过去的一年里做的事情。

    第三组练习

    一、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晚上回忆并记录 当天做的事情。
    二、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随时记录你刚刚 做完的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 这些练习全部做完,如果你觉得筋疲力尽或者看着这些
    记录就会心惊肉跳,我就要说我最喜欢说的那句话了: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1. 制订预算

    前面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个良好习惯:每天记录 时间开销。如果这个习惯已经养成,我们还要养成第二个好 习惯:每天制作时间预算。
    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 15 至 30 分钟仔细制订当 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值得的,恰如另一段“陈词滥调”— 磨刀不误砍柴工。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 出来。为了表述方便,后文把这些列表中的事情称为“任务”。 例如:
    ▷ 背单词,另外,还得按照计划把昨天和上周五背的那两
    个列表复习一遍。
    ▷ 晚上约好要和张三看电影。
    ▷ 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找出必要信息若干,以便完成 文章写作。
    ▷ 下午要和同学踢球。
    ▷ ……
    当然,在罗列这些任务的时候,你的大脑就要自动开始 估算完成每项任务究竟要花费多少时间了。很快,你就会遇 到第一个问题:任务太多,无法全部完成。于是,你只好进 行选择。
    事实上,生活就是选择。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倒也简单,就是给列表中的每项任 务标上权重,例如可以用 1 ~ 5 分进行标注。但是请注意,不 要像某些书籍建议的那样使用 1 ~ 10 进行标注,因为大多数 情况下,人们很难那样精确地分辨事情的重要程度。实际上, 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讲,用“1、2、3”已经足够,因为这种 设计基本上可以代表:
    ▷ 不重要
    ▷ 一般
    ▷ 重要
    当然,根据个人喜好,你也可以用“1、0、−1”进行标注。 同样的事情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完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往往就是最优策略。
    我甚至建议一开始只要给每个任务非常简单地标注“重要” 和“不重要”就行了。这样,标注就会变得相当简单—在 那些重要的任务之前加上一个表示重点的符号就可以了。有
    人喜欢用星号(*),我个人喜欢一笔就可以画出的五角星(☆)。 当然,还有一种更简洁的做法就是把那个任务圈出来或者在 前面画个圈(○)。
    一旦开始尝试去给要做的事情标注权重,你会发现,这 件事并没有那么容易,即便只用最简单的方法—只用“重要” 和“不重要”进行标注,因为我们必须分辨“真的重要”和“显 得重要”,以及“真的不重要”和“显得不重要”,可对照 下图来看。

    权重: 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 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 对重要程度。

    考虑之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已经被标记为“重要” 的那些任务,因为其中必然有一些只不过是“显得重要”而已。 同时还需要重新审视一下那些被标记为“不重要”的任务,因 为其中总有一些实际上只是“显得不重要”。这样一来,某些 权重标注一定会被修改。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 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目标达成有益。可是,作为一个 正常的、健全的、拥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来讲,不挣扎一下, 就很难完全专注于这个最关键、最根本的决策标准。
    每个人都喜欢做有趣的事情,做的时候往往并不关心这 件事到底有没有用。可是,有趣的事不见得有用啊!
    如果我们能甩甩头,强迫自己理智一些,就会知道:无 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 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请你认真面对自己想想看:过去 一直是这样用理智指导自己行为的吗?(可对照下图检查一下, 用阴影标出有用的事情。)

    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你就可能痛苦地发现自己经常仅 仅因为非常有趣就去做的那些事其实没什么用。比如,你在 3 月的时候设定了一个目标—6 月参加托福考试,可是到了
    5 月底才发现,其实过去的两个月里,做的最多的事情是跟
    朋友打牌或者泡吧。再比如,你在早上决定白天要背 200 个 单词,可是背到第 20 个单词的时候,朋友来电话说要请你吃饭,

    然后你就去了,喝多了回来,直接上床睡觉—甚至连最重 要的习惯—记录时间开销都放弃了。
    目标不用向任何人学习,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清楚明 了或含混模糊地有自己的目标—不管是什么所谓的“理想” 或者“痴心妄想”。现在就开始把自己的那些哪怕不切实际 的目标作为标准来判断吧—判断每项任务的真实属性,然 后选择“真的重要的”或者“显得不重要的”。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 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1. 计划

    莎翁: 即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 年—1616 年,
    西方文艺史上杰出的作 家,被誉为英国的民族 诗人。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3Bswy。

    “生存还是毁灭,是个问 题”出自莎士比亚戏剧
    《哈姆雷特》,原文为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 而是失败地计划。”: “People don’t plan to fail, they fail to plan.”
    套用莎翁“生存还是毁灭,是个问题”的句式,很多时候, 我们面临的抉择就是“计划还是率性,是个问题”。在大多 数情况下,计划总是必要的。在与计划相关的格言中,我最 喜欢的是:“我们不是计划着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字典里说,所谓“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这是我所见过的对“成功”最简洁、最清楚、最无副作用的定义。 有了目标,就可以倒推每个实施步骤,最终自然形成了计划。 所有最终真正执行到底的计划,都是因为其目标现实可行。
    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 废。”但是,另一个事实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坚持到底

    1. 不见得一定会成功。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制造永动机或者炼

    莱特兄弟:
    Wright brothers, 指奥维尔·莱特(Orville, 1871 年—1948 年)
    和威尔伯·莱特(Wilbur, 1867 年—1912 年)两兄 弟。 他们被广泛誉为现 代飞机的发明者。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Jczc1。
    制长生不老丹,他无论怎样坚持不懈,理论上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这样的目标不现实。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有些 最终通过坚持不懈可以达成的目标对一个寿命有限的人来说 依然是不现实的。比如,人类梦想可以像鸟儿一样在空中翱翔, 可不是近一二百年才开始出现的念头。事实上,在莱特兄弟 1903 年 12 月 17 日第一次成功进行试验飞行之前,漫长的人 类历史中曾有无数的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尝试飞行,但其中

    很多人都摔死了,活下来的也基本上郁郁而终。 我用上面的例子说明问题,也是事出有因的。曾经有位
    同学来问我对他出国留学的可能性的看法。在仔细了解了他 的现状、目标以及他所拥有的可准备时间之后,我对他说:“你 想用半年时间实现这样的飞跃,是不可能的。我告诉你,你 的情况,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我看到他做出了惊讶的表情, 但并没有理会我的话,只好接着说:“我看,你还是别浪费 时间了,去做些实际的事情吧。”
    原本以“事事鼓励他人”为乐的我,这一次泼的肯定是 满满一盆冷水。这位同学露出失望的表情,不甘心地说:“没 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几百年前人们都不相信人可以飞上 天,到现在不都已经证明他们是愚蠢的了吗?”我只好苦笑:
    “你能活多少年?你刚刚不还跟我说,你只有六个月时间吗? 我让你用两年时间,你却又说不可能……”那位同学突然发作, 几乎对我咆哮起来:“我看你根本不配做老师,一点忙都帮不上, 没用!”我想,我应该闭嘴了。
    我知道那位同学的愤怒本质上并非针对我,只是在那一 瞬间,他被现实打击到了失控的地步。我不觉得在这时善意 的安慰与鼓励和虚伪的欺骗有什么分别。他生气不是因为我 说了实话,而是因为没听到他想要听到的话。现实生活中我 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活生生的拒绝现实的例子,我想,任何 一个冷静的人,都不希望自己有一天变成那个样子。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讲,所要做的几乎都不是什么“前 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按照正态分布曲线看,仅有不到 1% 的人有机会追求那些能令所有人仰望的目标。对像我这样的 普通人来说,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1. 已经有人做到了。
    2. 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对这两个简单的衡量标准,也需要多少做些说明。
      “已经有人做到了”,并不代表我也能做到。他用多长时 间做到的?他通过什么方式做到的?我和他的区别究竟在什 么地方?哪些是我确实无法超越的?我的相对优势在哪里?

    我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弥补我的相对缺陷?也许还要问 更多的问题,才能够确定我们的目标确实是现实并且可行的。
    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更常面临的尴尬是: 如果不开始行动,根本就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 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于是,往往只有开始行 动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发现既 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 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意味着决策者的无比理智。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在某高校开讲座的时候,我曾顺带说起自己跨度颇大的 职业生涯:上大学学会计,毕业之后做销售,多年以后竟然 跑到新东方教英语,现在是自由工作者……我不知道自己将 来会做什么,反正我知道自己今后肯定还会做一些别说身边 的人,甚至连我自己都会惊讶的事情。
    其实,我个人并不相信什么“职业规划”。也许是我机 会不好,大学毕业的时候身边没有什么职业咨询人,自己也 迷迷糊糊不知道应该去问谁,而到了现在,身边净是著名的、 资深的职业规划大师,竟然也没谁给我在这方面出出主意。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些人竟然可以制定长达几十年甚 至一生的计划,而后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当年读《基督 山伯爵》的时候觉得故事中的人物牛就牛在这里。后来,看 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再次觉得 这样的牛人必然存在于这世界的某个角落,不过,反正不是我。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自己没办法不随波逐 流。上大学的时候流行读双学位,于是我也跑到吉林大学混 了个什么“国际经济与关系”专业的第二学位……可从毕业 到现在,别说这个第二学位的证书,就是原专业的本科毕业 证书我也一次都没用过。那个时候,还流行大四学生考驾照, 当然我也想办法弄了些钱跑去拿了一个,让班里的同学们很 是羡慕,可毕业之后赚到了足够的钱才发现,自己总是在几 个城市间穿梭,买车是完全没必要的事情,后来终于安定了, 发现还是打车更方便、更有效率,于是我至今没有用过那本 驾照,算算已经 10 多年没有年检了……
    有人说“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这话听上去挺现实, 却没说到点子上。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计划过于长远。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快,计划总应该是有的,

    《基督山伯爵》: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1844。
    又译《基度山恩仇记》, 法国大文豪亚历山大· 仲马著,被公认为其最 好的作品,经常名列最 佳小说榜。
    参见 goo.gl/dQE9y。

    斯蒂芬·金: Stephen Edwin King, 1947 年—,
    是一位作品多产,屡获 奖项的美国畅销书作家, 曾担任电影导演、制片 人以及演员。 参见维基百科 goo.gl/BD3rX。

    《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美国剧情电影。
    参见 goo.gl/T80s, goo.gl/PdsEM。

    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应该以自身的情
    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以我为例。我曾尝试制定年度计划,却发现自己没这个

    约翰·克拉姆博兹: John D. Krumboltz,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与 心理学院终身教授。 参见 goo.gl/XZKNf。
    能力完成。于是,在再次平静接受自己天分平平这一事实的 同时,我一口气把计划期限缩短到一个星期。通过实践发现: 如果一个计划的期限只有一个星期,我是很容易坚持下来, 并且往往可以出色完成的。这个发现令我非常开心,因为我 发现自己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 现自己竟然可以慢慢把计划期限延长,两个星期、一个月, 后来甚至可以制定一个季度的计划!
    直到近 30 岁的时候,我才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制定计划的 期限延长到一年。直到今天,我也依然以一年作为计划制定 的最长期限。依靠这些计划,2000 年,我用了半年时间准备 各种考试,而后跑到新东方应聘。几经周折终于开始在新东 方讲课后,我用了一年时间把自己变成国外部学生评价最好 的老师。再三年之后,我用了一年时间准备离开新东方— 计划创业。后来,我竟然发现一年时间根本不够,于是又用 了一年的时间认真寻找方向……。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 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 现。长期目标、人生理想固然要有,但理想这东西往往太遥 远,以至我们总是看不清楚。不过,看不清楚也没关系,“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实际要做的事情只是一步一步地走, 把每一步都走好,走得足够踏实。至于“千里”之外的终点, 既然连看都看不清,就不用花时间去想了,因为想了也没用。
    在这里,我只是朴素地用自己的经验得出适合自己的结论: 没有人能给我做职业规划。其原因除了我固执的个性使我不 可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之外,还有一个经验告诉我 的硬道理:生活本身充满了意外,并且,总是意外到无以复 加的地步。
    这并非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斯坦福大学约翰·克拉姆博

    1. 兹教授在他的《运气并非偶然》一书里说:“我的一生以及

    《运气并非偶然》 :
    Luck Is No Accident,2004。 参见 goo.gl/uXBtq。

    整个事业都在被不可预期的事件影响着。”而他的调查发现, 在 35 岁时仍然在做自己 18 岁时最想做的事情的人,在整个 样本群体中占的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可知: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并且必需的,但是, 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跻身最重 要的能力之位,拥有它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 滴做起。不要一上来就制定过长的计划。哪怕制定一个一星 期的计划,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实际做一下就知道了。
    如果你对你的将来充满迷惑,相信我,你并不孤独。然而, 充满迷惑并不意味着你要不知所措。雾里看花,谁都看不清楚, 但我相信,只要不停地往前走,早晚可以走到一个鲜花盛开 的地方,在那里,无论雾有多大,我们总是可以看到那些“花”, 因为距离已经足够近了。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

    估计没有人会否认计划的重要性。所有的时间管理书籍 都会详细地介绍制定计划、执行计划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可 问题是,为什么很多人买过这种书籍,并且无数次准备听从 那些专家的建议,最终却无一例外地不了了之呢?原因很多, 一个特别重要的是: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
    如果想做事,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 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时候,只要开始行动,哪怕 事先并无计划,往往也会有收获。但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 计划肯定没有任何意义。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原因只是任务非常简单。比如, 要锻炼身体,那么计划可能一句话就说清楚了:“每天早上 慢跑 1 小时。”而没有必要再想:“应该坚持多久呢?”因 为答案非常简单:一辈子,或者,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
    再比如,要背单词,那么计划也非常简单:“每天背 50 个单词”。 这件事更简单,因为没必要坚持一辈子。如果你是一位大二 的学生,那么估计 30 天过后,你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 试了,因为这种考试没必要、一般也不可能获得满分。如果 你是一位大三的学生,那么 6 个星期之后,估计你已经具备 在托福考试中拿高分的实力了,因为你又不是升到大三才开

    始学习。可实际上呢?两个月过去了,回头一看,你可能只 背了 150 个单词……
    有些时候计划会稍微复杂一些。比如,想减肥,那么除 了每天做慢跑之类的有氧运动之外,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 类似不要吃油炸食品(可是所有的油炸食品都很香!)、少 食多餐(可是饿的感觉很不爽!)、用水果蔬菜替代主食(可 是我想吃肉!)、按时睡觉(可是今天凌晨有关键球赛的实 况转播!)……两个月过去,回头一看,你可能发现自己因 为迷恋睡懒觉而没怎么跑步,瞒着教练偷吃了不少油炸食品, 由于饮食不规律所以有些时候总是吃到差点撑死为止,不仅 看了奥斯卡颁奖仪式的转播还看了很多的美剧,同时因此不 得不熬夜把该做的事儿做完—当然,第二天一定要睡懒觉!
    看到了吧,计划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缺乏切实的行动就 注定会失败或者失效。我的经验是:有些时候故意不做计划 反倒是有益的。几年前我开始去健身房,就没有制定任何目 标和计划,因为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反正锻炼总比不锻炼 好,健康最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做了一件事—坚持。 尽管因为实在抽不出时间和精力,中间也有过几次短期的中断, 可一旦忙得脚打后脑勺的阶段过去之后,我会继续定期去健 身房。虽然也有过不愿意再去的时候,但我知道那不过是我 的大脑的想法,而不应该是我的想法—只要意识到这一点, 就不存在什么挣扎,直接往健身房去就是了。
    两年后的某一天,我突然觉得有必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比 较专业的健身计划了,因为我想好好利用一下那难能可贵的、 能够自由支配的几个月时间(人一过 30 岁,能够自由支配 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当我拿出纸和笔,不停地罗列细节 的时候,我意识到了一个重要事实:其实,我刚开始健身的 时候,完全不具备制定有效健身计划的能力!那个时候,我
    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哪些肌肉群相对强大,所以只要正常练 习就好;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哪些肌肉群相对薄弱、特别难练, 现在必须有意识地加强练习。而几年之后,我已然清楚自己 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的比例,也知道在什

    么时间段自己处于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除了前面
    提到过的“任务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初始 状态下,我们往往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做 任何事情,都可能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 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而 最初,在我们对任务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 的计划十有八九只不过是空谈。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想要改变自己, 或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 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 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人 总是要失败许多次才会有结果,况且全天下又不是只有你会 失败,怕什么?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每次受到挫折之后能否 汲取教训。只要能汲取教训,然后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 我们一生所做的事,大多都是试错的过程,对于人生,没有 人能像解释数学或物理学原理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永远记住, 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 次。

    试错:Trial and Error。

    当然,有些时候,有些 行动必须拖延。比如, 决定买个新潮手机的时 候,故意拖延三个月, 会享受到更低的价格; 决定买辆非常中意的高 级轿车的时候,故意拖 延上一年,也许会意识 到当初的审美观其实很 有问题。我个人的经验 是,对我个人来讲,所 有的大额消费活动,乃 至其他一切涉及金钱的 活动,诸如投资之类, “马上行动”的建议肯 定不适用。相反,这种 情况下,一定要拖延, 拖得越久越好—再次 强调,这仅是我个人的 经验。

    1. 列表

    列表:List。 任务列表:Task List。
    待处理列表:To-do List。
    列表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据说用来组织或 者管理的列表可以分为很多种,如任务列表、待处理列表、 核对列表等。尽管我个人觉得那么仔细地分辨这些概念没有

    1. 多大意义,但我确实认为列表本身非常有用,制作列表、运

    核对列表:Checklist。
    用列表确实是一种需要练习的重要能力。 先说一个列表给我带来好处的例子。很久以前,我发现
    自己到超市买东西回到家之后经常懊恼:“怎么又有两样东 西忘买了呢?!”于是,我便养成了去超市之前做列表的习惯。 具体的过程是:如果我决定今天去超市买东西,那么,早上 醒来,我会在一张纸上记下要买的东西,然后把这张纸贴在 墙上的小白板上,而不是直接去超市。一般来讲,到了上午
    9 点,我可能会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件东西应该添到这个列表中,
    到了 10 点还可能要补充一件,而 11 点也许又要加上一件……
    下午 2 点的时候,我就可以去超市了。每找到一样东西,就 在列表相应的位置上打一个勾;确定在超市里找不到的,就 在列表相应的位置上画一个叉。这样,我就不会因为忘记买 某些东西而懊恼了。
    制作这个列表的好处,我已经说清楚了。不过还有个细 节需要说明:如果我没有制作这个列表,那么当回到家之后 为了自己的粗心懊恼不已时,我所面临的情况可能有两种: 我要买的东西超市里确实有,但我忘了去买;我要买的东西

    超市里根本没有,回去了也没用。可以想象,当我懊恼不已 却又不得不重返超市,却发现自己面临的竟然是第二种情况 时的反应—被气个半死,却无可奈何。可是,有一点是确 定的:时间已经被我浪费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时忘了买, 回家之后也记不起来,许多天后才想起自己还没有买那件东 西—实际上,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所以,制作一个列表,往往会使自己做事井井有条,并 保证自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在长期使用列表的过程中,我 发现有些经验确实值得分享。

    最方便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

    最好有一个本子,里面夹着一支笔—随身携带。我建 议,尽量不要使用安装在台式或便携式计算机上的列表管理 软件—尽管那些程序都设计得非常好,但它们却远不如纸 和笔来得方便、有效。台式计算机不大可能随身携带,便携 式计算机倒是可以随身携带,但远比纸和笔笨重,而且从待 机状态恢复到工作状态往往需要等待,更要命的是,万一中 途断电还可能造成文件损坏。现在虽然有很多更加精巧的电 子产品,如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机等,但我依然不建议就

    个人数字助理: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 PDA。

    智能手机:Smartphone。

    此放弃纸和笔,完全依靠它们,因为它们的价格还是相对昂贵, 现在已经有了OneNote、
    EverNote 这样的全平台

    操作系统以及配套软件依然不是非常可靠,电池续航时间问
    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输入依然不够方便…… 纸和笔很难被完全替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除了它们
    之外,我们很难再找到可以用来随手写写画画的工具了。很 多时候,画比写重要,哪怕可能仅仅是画一个圈或者几个箭 头而已。

    列表没必要工整

    列表的读者往往只有我们自己,所以列表只要自己能 看懂就够了。用最简便的方式制作列表才最合理:大量的缩
    笔记应用,以及Siri、讯 飞这样的语音识别应用, 随身携带和快速输入的 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同 时纸和笔的重要性也已 经下降,但它们仍然不 能完全替代纸和笔,毕 竟纸和笔出错的可能性 比电子产品小得多。就 算将来电子产品的软硬 件素质有了相当的提升, 从墨菲定律的角度考虑, 它们也一定会出问题。 随身携带纸和笔,至少 可以在电子产品出现问 题时进行补救。

    写、箭头、线条以及各种各样的符号和圈圈框框……除了极 少数情况,一般来说,整理自己的列表、重新誊写自己的列 表,或者给自己的列表分类,几乎都是彻头彻尾地浪费时间。 每个人都有整洁的习惯,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比如,我 可以忍受房间里稍微乱一点,也常常拖上好一段时间才去理发, 但绝对不能忍受书架上的哪怕一点点不规矩,或者自己的计 算机桌面上有任何多余的图标。这些整洁的习惯可能有价值, 也可能无意义,这只有经过思考才能确定。就像我,曾经突 然发现自己着迷于把各种列表做得工工整整,但这对实现列 表的价值而言毫无意义,纯粹是在浪费时间。想明白这一点后, 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让自己不要去做那些没有实际 意义的事情。

    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

    如上所述,列表不用太规矩。可以用铅笔、钢笔、圆珠 笔、签字笔,或者任何其他可以写出字的笔—当然,不推 荐使用毛笔。可以使用任何一个本子上的任意一页纸,可以 使用专门的黄色便条纸,也可以使用墙上的白版……方便第一。 但有一件事需要有规矩:列表必须随手可及。如果你一整天 都在家里,列表记在你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的白板上可能会好 一些;如果你一整天都在办公室,在办公桌围栏上贴黄色便 条纸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能确定今天要做的工作几乎都是 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操作系统自带的便笺小工具用起来非常 方便;如果你今天要在外工作,可能会去好几个地方,智能 手机或者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才是合适的选择。顺带说一句, 我并不喜欢那些花哨的、标价几十元的、甚至是皮质封面的“高 级笔记本”,它们往往中看不中用。搞笑的是,我在一个朋 友那里看到他有很多这种高级的本子,但都是新的。我很奇怪, 问他为什么不用,他说,这么精美的本子,有点舍不得写东 西上去。我晕!对一个笔记本而言,精美与否其实并不重要, 实现价值的关键在于随时可以看到,随时可以书写和标记。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我见过很多专家讲解任务的重要和紧急与否之间的关系, 以及如何分配任务的优先级。道理是很清楚的:先做既重要 又紧急的;不重要又不紧急的当然不用理会;紧急却不重要的, 亦可不必理会;可若是重要却不紧急的,反倒得优先处理…… 然而,我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人面临的真正问题并不是弄 不清楚这个道理,而是无从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 以及“真的紧急”和“显得紧急”。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 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 的实现有益。然而,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紧急,标准却并 不好找,因为人总会觉得每一件事都很紧急。事实上,真正 紧急的事少之又少,“十万火急”几乎只出现在故事里。如 果不信,你可以尝试把所有觉得紧急的事情延迟一段时间再 处理,如此坚持一个月左右。现实会让我们明白,那些事情 实际上没有那么紧急。所以,评价任务只需要一个判断标准, 那就是:它是否真的重要。再往后的道理一目了然:最重要 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目标的实现有帮助的任 务。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在按照列表逐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 创造能力激增。每次完成列表中的一个小项目,我们就会在 心情愉悦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展望未来,然后就有了新鲜的主 意,甚至觉得自己太有才了!于是,我们会觉得这个列表的 其他部分有修改的必要了……但是,等一下!除非万不得已, 否则千万不要在整个任务完成之前中途更改列表中的项目。 一旦这么做了,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发现自己“有必要”不停 地更改这个列表中的某个或多个项目,最终甚至会导致整个 任务永远无法完成。所以,如果有了什么新鲜的主意,不用 放弃—那太可惜了—只需要启用另一个列表,标题是“下

    一阶段任务列表”,把它们记下来就好。然后,马上回到当 前的任务列表,专注在现在应该完成的任务上。如果你又有 了新鲜的主意,如法炮制即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 不会影响当前任务的进度;另一方面,在当前任务完成之后, 那个“下一阶段任务列表”上已经有相当数量、非常具体的 待处理项目了,这些源于自己的新鲜主意,求之无计,做之 欢喜。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每次我要出门的时候,都要在门口检查自己是否带了手 机、钥匙、钱包、水壶……逐一核对过后,才会把门锁上。 这就是一个利用核对列表来避免自己因遗漏而浪费时间的例 子,前面提到的去超市买东西的例子也是如此。在实施计划、 完成任务列表中的每一个项目的时候,都应该提前给每个项 目制定一个检查列表,用来保证当前任务确实能如预期一般 完成。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完成连续任务的时候,如果遗漏 了某个方面,后续任务的执行就很有可能会因此中断,继而 退回上一个当时以为完成、现在却必须补充的环节—这种 错误往往会导致大规模的时间浪费。有的时候,检查列表不 一定要写下来,因为:如果项目不超过 7 个,检查完全可以
    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很多项目已经非常熟悉,故而对应的 核对列表你早已深谙于心。
    另一些时候,任务的项目相对复杂,为了万无一失,我 们需要提前制作一个可以勾画的核对列表,逐一核对,避免 缺漏。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
    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如果确实是一个更好的 方向倒也罢了,但事实上更好的方向并不存在,因为照此下去,
    “更好的方向”会不断出现。千万不要觉得认为自己能够不停 地找到“更好的方向”的人不多,其实大家都会不停地“找到 更

    好的方向”。“方向”“越来越好”,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寥寥。 我从来都不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 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我觉得,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 键,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 走向成功的过程就好比项目的起点是南极,而终点在北极— 无论最初往哪走,只要中途不改变方向,早晚会到达终点。 但是,如果中途改变过方向,更极端的—经常改变方向, 就怎样都无法到达终点,甚至可能返回起点。所以,开始行 动之前要先判断列表所代表的任务是否现实。如果确实觉得 自己能够也应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着手去做,而且一定要 执行到底。

    1. 流程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 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 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 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 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在这里,我拿拨打工作电话做为例子,而且我认为,这 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因为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打电 话”—“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连打电话都不会?!”

    场景一
    大多数人是在有事的时候抓起电话就拨。可是,等等! 你凭什么确定对方现在就可以接电话?每个人的工作习惯、 工作时间都不相同。例如,身处管理层的人通常可能需要参 与更多的会议,日常工作也更加繁忙,所以,给他们打电话 的时候,最好的通话时间很可能是在上班时间的前半个小时, 因为他们通常是准时上班的,而半小时之后,他们要么去开会, 要么正忙于处理其他事情。而另一些人(尤其是那些从事与 设计相关的工作者)往往是夜猫子,上午 11 点以前给他们打 电话很可能会令他们大为光火,而在凌晨给他们打电话他们 却不一定会觉得意外。

    应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良好习惯是在电话簿中加上备注, 记清此人通常情况下方便接电话的时间。另一个建议是,在 无法确定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的时候,可以先发一条短信过去: “请问您方便接电话吗?我是 ×××,有关于 ××× 的事情找您。” 其实,最好能在手机里做一条这样的短信模板,以备随时调用。

    场景二

    大多数人在有事的时候抓起电话就拨。等等!你准备好 要说什么了吗?你是否很讨厌这种情况:刚刚放下听筒两秒钟, 电话铃又响起来,接通后听到对方说:“真不好意思,刚刚 忘了……”遇到这种情况,我想很多人都在礼貌地回答“没 关系”的同时,默默地在心中把对方划入“不靠谱”的那一 类……
    应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好习惯是在电话旁边摆上一个便笺 簿和至少一支笔,以便在打电话前罗列通话要点。通话时, 每当说完其中一个要点,就在对应位置做个标记。这样可以 确保通话逻辑清晰,也可以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另外,这个 便笺簿也可以用于记录通话过程中对方所提供的信息。记笔 记很有必要—相信我,大多数人的记忆力是不可靠的。生 活中,去超市买东西回来之后发现少了一两样,顶多生一会 儿闷气;但是工作中,如果遗漏了一件事情却可能导致你失业, 进而连续好几个月都没办法再去超市买东西。
    经常使用手机的人同样很有必要随身携带纸和笔。把电话、 纸、笔一起放在随身的一个特别的地方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很 多时间。回忆一下我们见过的这种场景:有人手忙脚乱地翻 着包,用耳朵和肩膀夹着手机,嘴里说着“您等一下……对 不起……”接下来看到的说不定就是那人好不容易找到纸和笔, 却发现笔不能用……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 “智能手机”里的笔记 软件是无济于事的,因 为手机被拿在手 中, 贴在耳边,并无机会用 眼睛看到手机屏 幕, 更别说 在 上 面 记 笔 记 了……

    场景三

    大多数人在有事的时候抓起电话就拨。如果对方没有接 电话,就只好暂时作罢,往往到了第二天,才发现自己忘了 还有这回事……也许一不小心就已经耽误了大事。
    如果工作电话没有拨通,那么最好用手机给对方发个短 信,简要说明一下事由。尤其是当你用公司的分机电话拨出 去却没找到人的时候,对方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电话, 但回拨时却只能找到总机—因为他不知道正确的分机号码。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想办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的实例, 可我经过观察无比惊讶地发现,人们十有八九不知道正确的 做法。很多人因为跌入这样简单的陷阱而耽误很多事情、错 过很多机会,却不自知。

    场景四

    大多数人在有事的时候抓起电话就拨。电话接通之后直 接切入“正题”,而对方犹豫了一下:“不好意思,请问您是?”
    如果你拨打的是手机号码,不要以为对方的手机里一定 存有你的电话号码;如果你拨打的是固定电话号码,不要以 为对方一定能一下子听出你的声音—哪怕是再熟悉的同事。 对方可能刚刚换过手机,通讯簿正在恢复阶段;也可能正身 处嘈杂的环境,无法听清你的声音……打电话时最莫名其妙 的开场白就是:“是我……”。更有甚者,有些人自以为是 到连这两个字都不说。私人电话也就算了,工作电话切勿如此。 另外,给联系不是很频繁的工作伙伴发短信的时候,在末尾 加上自己的姓名是一个并不麻烦并能省掉很多麻烦的好习惯。

    场景五

    大多数人在有事的时候抓起电话就拨,而全然不考虑之 后要沟通的内容里是否有很多必须要用笔记录的信息,如电

    话号码、邮件地址、通信地址,甚至一些工作中所必须的复 杂参数等。你凭什么确定对方现在手边恰好就有纸和笔,可 以随时记录?就算对方手边恰好有纸和笔,在电话中交代这 类复杂的信息也经常出错。所以,有经验且善于替对方着想 的人会这样说:“……您不用记的,我只是先告诉您。随后 我会通过邮件(或者短信)给您发个备忘……”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能够理解:其实,真的没有人 不会打电话,只不过绝大多数人会的确确实实只是“抓起电 话就拨”而已。
    有心人拨打工作电话是有技巧的。
    ▷ 确定对方最可能方便接电话的时间(难以确定的时候先 发短信询问)。
    ▷ 在拨打电话甚至发短信询问对方是否方便之前准备好一 切计划沟通的内容,作好检查列表放在手边,确保沟通 过程中不会遗漏要点。
    ▷ 通话前把重要信息整理成电子文本,在通话中做必要的 更新,通话结束后,马上通过电子邮件将备忘发送给对 方。
    ▷ 若对方没有接电话,则给对方发署名短信告知详细事由, 并做好记录,防止自己遗忘此次沟通任务。
    ▷ ……
    另外,手机丢失是很常见的事情。一部手机的价格并不高, 要命的是里面的电话簿。今天,大多数人的手机里都存有上 百条联系人信息,离开手机,有些人连家里的电话号码都记 不住。电话簿的丢失或者损坏,不仅损失难以估量,还会让 人特别尴尬—要不停地这样回短信:“对不起,我的电话 簿丢了,请问您是?……”要避免这种窘况,就要养成定期 备份电话簿的习惯。挑选一款能够与计算机方便连接的手机 很重要,而且尽量不要选用那种必须使用特殊连接线的手机。 另外,使用能够与计算机(甚至与云端存储)快捷同步的手 机会额外获得的巨大好处是:电话簿中可以方便地保存更多 电话号码之外的附加信息。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 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有些人做 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 惯而已。而另一些人,总感觉自己够聪明,却在实际工作中 频繁出错,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尚未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 这个简单的习惯,日久天长,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差异。 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你会很容易地找到无数例证。

    1. 预演

    我学编程时用的计算机还很简陋,只有固化的 48KB 内
    参见第 1 章“我的案例” 一节。

    存,连磁盘都没有。要是电源断了,就什么都剩不下了。所
    以,写出程序以后,要来回阅读代码,把自己的大脑当计算机, 想象每一行语句执行之后的结果……如此反复若干次,再小 心翼翼地将程序输入计算机,还要反复审核是否有输入错误, 然后才敢运行它。
    没想到,这种工作模式成了我一生的习惯,我也因此受 益无穷。直到现在,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尝试把将要 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有些时候,如果我面临的任务比较复杂,大脑短期记忆 容量不够,就只好借助纸和笔(有些人更喜欢使用计算机上 的思维导图类软件),用写写画画的方式来辅助自己预演每 一个步骤。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 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有出色的表现。这也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的选择和差 异。准备充分的人,常常会有出色的表现,最终能够顺利地 完成任务,而这样的经验会使他更加坚信提前准备的重要。
    准备不充分的人,执行任务时必然表现欠佳,但不管表现多差, 他也提前做了一点准备(或者自认为做了一点准备),但这 样的经验却会让他觉得准备是没什么用的,至少是没什么大

    用的,于是下一次他还会采取同样的行动,还会面临相同甚 至更为严重的尴尬……
    我认为,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只有 前期准备充分,才能在实际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出色的表现。 举个例子,我在做新教师培训的时候,经常被新教师夸奖:
    “李老师,你在台上随机应变的能力太强了!”对此我不敢谦 虚—因为他们完全夸错了,我自己太清楚自己的应变能力 有多差。
    我之所以“显得”游刃有余,是因为之前做过太多的准备。 之所以做那么多的准备,就是因为曾经出过丑—想象一下, 在台上讲到一半突然发现自己说的某句话有不曾想到的歧义, 是多么窘迫的事情?所以,在任何一次讲演的准备阶段,我 都会花很多时间认真考虑自己的每个观点、每个事例、甚至 每个句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理解和反应,然后逐一制定对策。 只有这样,我才可以安心上台。
    另一个很多人不相信的情况是,我有严重的“课前恐惧 症”。每次上课前 5 分钟,各种症状并发:手心发痒、头皮 发麻、眼皮狂跳(有时候左眼,有时候右眼,有时候两只眼)、 后背开始冒冷汗(冬天也一样)……我通常要到开始讲课 5
    分钟之后才能彻底摆脱这种恐惧状态。自我 2001 年第一次上 台演讲到现在,从没有一点改善的迹象,只不过我已经比较 习惯它了。
    我并不能克服恐惧,而是仅仅做到了习惯恐惧。然而, 就算是这种退而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挣扎。 努力的方法,就是在课前做很多很多的准备工作。我甚至为 此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强迫症状—准备的内容必须多到实际 讲课内容的两倍以上才能踏实。不过,这样的恐惧倒成了动力, 它使得我的很多课程和讲演都最终有了多个版本。我还会再 把这些版本各自演练很多次。这样的准备使我一旦进入状态, 就肯定无所畏惧。因为知道了结果,我也就可以做到在开始 的时候任凭恐惧陪伴。
    我父亲的一句话帮了我。他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我之所以认为自己可以想出办法解决对演讲的恐惧,就是因 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害怕当众演讲。有些人甚至把“害怕当众 演讲”与“害怕死亡”相提并论。害怕死亡的理由自然不必 说,而害怕当众演说的原因,人们却未必真的了解。其实很 简单—准备不足,所以害怕。
    我曾因为觉得自己缺乏急智而自卑过相当长一段时间, 直到读了一本前苏联克格勃特工的自传才改变看法。我现在 早已找不到那本书,也想不起主人公完整的名字,只隐约记 得好像叫“什么什么年科”,姑且就称呼他为“年科同志”吧。
    书中提到,“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国特工追杀, 手中的左轮手枪已经没有子弹,只能靠奔跑摆脱厄运。在这 个过程中,他冲下了一段长长的大理石台阶,跑着跑着,突 然做出了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动作—停步蹲了下来。在这 段时间里,追赶他的那些特工因为高度和视角的关系,无法 用枪射中他,同时,他因此赢得了宝贵的七八秒,得以从口 袋里拿出子弹装进左轮手枪,打得追赶他的那些特工慌忙寻 找掩体自保,从而最终成功逃脱。
    在“年科同志”后来的回忆里说,当时他之所以能做出 一个那么令人震惊的动作,是因为在他脑子里这个动作已经 提前演练过不知道多少次,而他也设想过不知道多少种逃跑 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 遇到那样的追杀。他说,所有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的原理: 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 识的情况下,而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

    参见大卫·沃伦金斯基 与他人合著的《列表汇 集》(1977),以及斯科 特·博克顿所著的《演 讲之禅》(2009)。电影
    《美国黑帮》(2007)里 也提到了这件事,参见 goo.gl/xc9Kz, goo.gl/ewMrU。

    1. 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 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最基本的 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 前总是更关注步骤,并会按照需求将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 所以,他们甚至会为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而可笑的是, 这种训练从未达成设计者的目标,并且最终的结果总是恰恰 相反。
    这种训练就是“考试”。学校对学生学习任务的执行效 果不仅有确定的验收机制 —考试,还将其细分为很多类 别—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本是成功完成任务 所必须的,而由于种种原因,长达十数年的所谓“正规教育 体系”竟然几乎使每一个经历过它的人讨厌考试。
    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讨厌考试的原因非常多:很多老师 不自觉地用考试刁难学生;有一些老师懒得把测验搞得太难; 只要考试,就一定有人作弊,这会让另一些人觉得不公平。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只要是考试,必然只有少数人获得优 异的成绩,如果考试题目设计得确实合理的话(可惜这种情 况非常少见),这种结果只能说明大多数人之前做得不够好。 可是,又有谁愿意承认这样一个结论呢?
    人们讨厌考试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考试不仅是验收机制,

    还常被当作选拔机制。相应的,问题又来了:总是有人在考 试时作弊,总是有人在考试结果出来之后搞暗箱操作。若是 考得不好,必然失去机会;可即便考得好,也不见得能获得 机会,因为考试成绩往往并非唯一的考量因素(这不是借口, 很多时候事实确实如此)……
    更难办的是,某一考试究竟是验收还是选拔,在很多时 候难以区分。因为选拔是那么重要—无论是对选拔者来说, 还是对被选拔者来说—所以最终连整个教育体制都本末倒 置地变成了“应试教育”……
    正是考试的种种弊端使人们憎恨考试—尽管人们从来 离不开考试,也不曾离开考试。事实上,连整个人生都可能 是一场考试。然而,对考试的这些纠结,导致很多人在学校 之外绝不肯自己考自己。
    有趣的是,电子游戏(这同样算是一种“考试”)的设 计者却身谙个中之道。他们为游戏者设计了详尽的即时回报 系统,包括经验值、等级、宝物等。不仅有正面的回报系统, 还有负面的回报系统,如一段时间不登录就会减少经验值等。 这种回报系统其实就是设计精良的验收机制。在这种验收机 制的“监督”下,每个游戏者都不由自主地“加油干活”,并 且乐不思蜀。
    由此可见,验收机制相当重要。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 管遇到什么任务,都应该对其认真审视,同时向自己提出一 个问题并要想办法回答清楚:“怎样才算‘做好’?”如果 能把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那么确定“做好”的标准可 能更容易一些,因为每个子任务的验收标准可能已经自然存在, 起码有这么一条:“如果这个做不好,那么下一个就没法开 始……”
    为了能将验收机制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在做一件事情之 前,拿出纸和笔写下每一个预定的验收标准。经过第 2 章的 讨论,我们已经不会再选择去做那种脆弱而又不现实的“完 美主义者”,所以我们也不会设置过高的标准(也就是设置 恰当的标准)。走到另一个极端—完全没有标准显然是愚

    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 玩某个游戏上瘾了—明 知道它占用了很多时间
    (这是客气的说法,不 客气的说法是浪费了 很多生命)却忍不住继 续……摆脱这种沉迷的 方法是找个作弊器。使 用作弊器,实际上等同 于打破游戏设计者所设 计的“验收机制”,使 其无效,勾人上瘾的因 素也就减轻了。

    蠢的。而在任务(或子任务)完成时,拿出之前写下的标准 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简单的做法有着不可思议的 神奇力量—它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 并不由自主地更为专注。
    从更高的层面上说,设计验收机制也是任何一个领导者 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哪怕你领导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团队, 你也都必然要向团队成员指派各种各样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你没有设计验收机制,最终的结果肯定会让你非常失望, 因为缺少验收机制会使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毫不介意, 长此以往,团队的执行力将等于零,作为团队领导者的你也 必须承担失败的责任。